煤礦井下排水系統是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。傳統人工排水模式存在響應滯后、能耗高、安全隱患多等問題,而煤礦自動化排水監控系統通過智能感知、實時通信和精準控制技術,實現了排水作業的無人化、智能化和高效化管理,成為現代智慧礦山建設安全可靠運營的重要技術支撐。
煤礦自動化排水監控系統以“感知-決策-執行”為技術閉環,深度融合物聯網、工業控制與數據分析技術。系統通過實時采集水位、流量、設備狀態等參數,結合礦井電力負荷,動態優化排水策略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。
煤礦自動化排水監控系統的系統架構
(1)地面自動化控制中心
作為系統的“智慧大腦”,地面控制中心集成數據服務器、人機交互界面(HMI)及控制終端。中心通過工業以太網與井下設備互聯,實時接收傳感器數據,運行排水邏輯算法,生成控制指令并下發至執行單元。其冗余設計支持雙機熱備,確保系統在極端工況下的持續穩定運行。
(2)信息傳輸通道
系統采用工業級環網架構,通過光纖或本安型工業以太網構建高可靠性通信鏈路。網絡層部署抗干擾協議,支持多路信號并行傳輸,滿足視頻監控、設備狀態數據、控制指令等不同業務的帶寬與實時性需求。
(3)泵房監控單元
泵房內部署智能傳感器、PLC控制器及執行機構,形成分布式控制節點。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水倉水位、管道壓力、電機溫度等參數;PLC根據預設邏輯或地面指令驅動水泵啟停;執行機構配備故障自診斷功能,異常狀態下可自動切換備用設備或觸發保護機制。
煤礦自動化排水監控系統的核心功能
(1)智控排水,無人值守
系統依據水倉水位變化自動啟停水泵,支持多級泵房協同作業。通過模糊控制算法動態調整排水速率和啟停水泵,避免頻繁啟停造成的設備損耗。操作人員可通過地面集控中心遠程監控,徹底擺脫人工現場值守模式。
(2)避峰填谷,降耗節能
系統接入礦井電力負荷監測數據,在用電高峰期自動降低排水功率,優先使用低谷時段電力資源。通過優化水泵運行組合與轉速調節,降低噸水能耗。
(3)數據驅動,安全可靠
構建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庫,實時分析振動頻譜、水倉水位、電機溫度、水泵運行時長等指標,既精準智能排水,又可預判軸承磨損、電機過熱等故障風險。同時,系統還具備完善的故障保護機制,一旦發現異常情況,立即觸發報警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,確保礦井排水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。
(4)動態畫面,形象直觀
三維組態界面直觀展示排水管網拓撲結構,通過顏色變化標注設備狀態,顯示關鍵參數,支持流量趨勢曲線等可視化分析。視頻監控畫面與數據面板疊加顯示,為故障定位提供多維度信息支撐。
煤礦自動化排水監控系統通過“端-邊-云”協同架構,打通了數據感知、智能決策與精準執行的完整鏈條。其核心價值不僅在于提升排水效率,更在于加強了礦井災害防控體系建設。